查看原文
其他

张如怡 | 隐秘的追问

关注女性艺术的 Kering跃动她影 2024-02-03

不久之前,张如怡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个展完满落幕。这是她近几年最大规模的机构个展,400多平方米的偌大展厅里,封储于厚重混凝土中的仙人掌、纵横交错又无比精确的网格和可见却不可抵达的透明薄膜共筑了一个疏离的空间,闪烁与幽暗正在静默对峙。从绘画到雕塑,从综合平面到影像作品,这一名为“低声细语”的展览将张如怡过往近十年的创作线索进行系统性梳理,观看者得以窥见艺术家不动声色表达着现代都市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隐秘关系的审视。

“张如怡:低声细语”展览现场,2023,图片由 UCCA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摄影:孙诗

“张如怡:低声细语”展览现场,2023,图片由 UCCA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摄影:孙诗

《浸泡景观­-­2》,2022,混凝土、玻璃缸、LED灯、过滤器、加热棒、改装木制凳子、锡纸、金属,75 × 47 × 28.5 cm(含底座和灯)

当观看者迈入现场大型在地性装置作品《沙漠并不悲伤,也并非无人居住》,作为“花圃”观念依托的空间中囊括了11件独立作品,作品被包裹,情境被重构,移步换景,步步皆是观念与经验的延伸。在人们生活场景频繁出现的种植作物花卉的花圃所携带的自然与人工、私密与公共的双面特征吸引着张如怡去寻找用艺术语言转换的可能性,以其作为创作的依托。寻常植入泥土中的花圃改变了存在的样貌,它被固定在建筑外墙光滑洁净的瓷砖平面上,成了混凝土浇筑的仙人掌、橡胶管、水族箱等物什的所在地,为观者带来截然不同的观看体验。

“张如怡:低声细语”展览现场,2023,图片由 UCCA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摄影:孙诗

另一件弥漫着暧昧气息的作品《水渍》,由蒸汽装置不断制造的水雾在一张大型透明薄膜上时隐时现,艺术家标志的瓷砖隐藏其后,让人渴望看清一切却无从入手。水蒸气在凝结,仿若倾吐着日渐工业化的外部世界向个体内部不断渗透的过程,而艺术家的意图隐秘地发出了声音——“后现代工业中时刻被制造的个体的情感变化”。

《水渍》,2022,瓷砖、塑料薄膜、金属、蒸汽设备、灯,4.2 × 8.2 × 1.9 m

作为张如怡创作重要元素之一的仙人掌,植株有着挺拔的几何造型,长满尖刺的外表却有着柔软丰沛的内在,她欣赏这种矛盾又对立的关系属性,为之着迷。如今,昔日出现在纸本绘画里的仙人掌挣脱了纸本的局限,循序渐进成为了她创作的核心意象之一,也成了极具标识性的符号,它开始与废墟碎石、钢筋金属缠绕、嫁接、并置,化作了现代的化石,生长出了新的面貌。在作品《碎屑》中,工业社会的镀锌钢管作为管道嵌入墙体内,远看是一条线,近看是干燥粉尘模拟还原的沙漠环境,一团团圆状仙人掌的刺仿若一个个小爪子,无声发出了抵抗。这种被隐藏的尖锐感时常出现在张如怡的作品中,她曾说过,“我感兴趣于城市生活中人的处境,试图将它以艺术语言的方式进行传递。现实与个体之间的磨合所分泌出相互作用力,进行转换,隐藏,克制,看似缺失实则存在。”

“张如怡:低声细语”展览现场,2023,图片由 UCCA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摄影:孙诗

创作近十年,对张如怡来说,她始终在意的是艺术家的自我表达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她说,“艺术家不是给予答案,而是寻找答案,或许答案也并不存在。”

摄影:严玉峰

张如怡(1985年生于上海,现生活工作于上海)。张如怡的艺术实践以围绕日常逻辑而展开,作品因调和人工制品、工业经验以及城市生活而占据特殊空间。艺术家以在日常材料中涉取灵感,从内在直觉出发,探索个体、物料、场所三者之间的层次调度及相互作用力作为主要叙述途径。创作主要涉及据地装置、雕塑及综合媒介的运用,借“现实”为“样板”,牵引出城市环境变迁过程中,现实对个体情绪回应的塑造,通过矛盾性转化的视觉语言,将其种植于物质之内,赋予物质之外的精神意义。








对于“低声细语”这个展览,你得到了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外部反馈?

张如怡:我们曾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做过“‘张如怡:低声细语系列’:物/语”讲座,标题中的符号“/”,意味着从材料出发。在我的创作当中,有着大量来自材料的感受及转换,我们邀请了研究科技与性别等领域的青年学者王雨童作为嘉宾一同探讨。在探讨过程当中,王雨童看作品的方式让我的印象深刻,她谈到在观看作品《水渍》时,面对相对大面积的一张薄膜,它一直在呼吸、起伏、动荡,特别像生物器官“腮”的感觉。

 

达成这般效果,并非起初的创作意图,而是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材料展示了自己的性格和特点,我所能做的是去尊重材料的个性。因此,我用透明薄膜做了一个相对没有那么紧绷的薄面,通过观看者在展厅的走动、气流、加湿等因素,它与观看者形成了一个浮动的关系。这是展览在呈现过程中,作品所带来的、让我觉得意外又充满趣味的礼物。

《水渍》(局部),2022,瓷砖、塑料薄膜、金属、蒸汽设备、灯,4.2 × 8.2 × 1.9 m

在作品中出现的仙人掌尤为独特,它是否是你创作上的起点?

张如怡:谈不上起点,仙人掌是我创作上重要的元素之一。在我不同阶段的艺术实践中,它不断在产生变化。我通过绘制一些自己养殖的不同品种、造型的仙人掌,作为创作早期的出发点,那时仙人掌承载着非常自我对于世界的想象。慢慢地,我发现了仙人掌的某些特质,吸引人渴望凑近观看,但又有带着一种拒绝的距离感。同时,仙人掌生长周期的缓慢,跟我所处的城市环境里的“快速”形成了鲜明对比。

《装饰物 (氧化)》,2022,工业计算纸、UV打印、彩铅、水彩笔、砂纸、铜丝、尼龙网、锡纸、橡木框、美国Tru Vue博物馆级玻璃,66 × 80 × 4 cm(含框)

《温室-4》, 2011,纸, 水彩笔, 铅笔, 23 × 36 × 2.5 cm

“北京双年展”展览现场,2022,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创作早期,仙人掌的特质吸引了我,让我意识到它可能会以一种隐喻的状态来出现。慢慢地,通过我对空间干预的装置作品,包括之后雕塑作品的语言在逐渐形成,再到这次展览中大家看到的“暗色之物”系列,我认为是较为整体的呈现。那么,当仙人掌跟建筑拆迁废墟上的碎石重新组合在一起,它又有了迥然不同的语言出现,被赋予了一种崭新的气息,或者说,它自身也在被重新定义。从创作早期到现在,仙人掌这个元素始终在变化中,也在城市文明和自然生态的环境、城市生态和自然生态两方面横跨,它正在形成一些更加有趣的方式。

《一株-VC》,2022,混凝土, 瓷砖, 木板, 金属,42 × 30 × 20 cm

《装饰物 (暗夜波纹)》,2022,木板, 锡纸, uv印制, 砂纸, 橡胶, 网袋, 有色灯纸, 彩铅, 油性笔, 彩纸,82 × 82 × 4 cm (含框)

《干梏岛屿》,2022,混凝土, 钢筋, 钢丝绳,40 × 21 × 15 cm

展览中出现了一些仙人掌的刺,为何会用如此细微的局部来表现?

张如怡:这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剔除仙人掌的刺的过程当中,发现剔刺本身这个行为就充满了意味,一种对于自我剥离的隐喻。大家在展览中观看到的仙人掌的刺,是我长时间收集的。我会给不同品种的仙人掌的刺以色彩、长短、造型等角度进行分类。此前,我采集了许多来自废墟上的石头,它们大部分由人工调和,并非天然的石头,它们来自某一个建筑空间的局部,时间的痕迹沉淀在石头之上,仔细看,可以看到钢筋存在的痕迹,或是钢筋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空间,既有大石块,也有小小的微生物,甚至能够看到小的螺被嵌在石头里 。

 

最早对于刺的运用契机源自一次创作,我尝试用尖锐的仙人掌的刺去模拟生活场景中看似柔软的东西,选了很多带有弧度的刺,把它们“种植”在一块石头的区域上。当一块相当具有城市性的石头跟仙人掌的刺衔接后,它看起来更像是小小的山脉。那些外观上看起来像枯草、毛发的刺好像变成了柔软的东西,引人遐想。这是自然天生与人工干预产生的状态,可能会有一些怪异荒诞的可能性,在这次展览中,它出现的频率比较高。

《种植—8》,2022,碎石、仙人掌刺,20 × 25 × 16 cm

“张如怡:低声细语”展览现场,2023,图片由 UCCA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摄影:孙诗

你的作品一直有空间的介入,让你觉得舒服的人与现实空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张如怡:无论是人和人,人和空间,或者人和生活之间的状态,我认为是有一定距离性的空间,彼此保持弹性的状态,能够包容、接纳一些错误与距离。

在早期作品《我所不能了解的事》、《对面的楼与对面的楼》都能看到你对隔断空间的思考,疫情期间,面对生活的物理空间的隔断,带给你的思考是什么?

张如怡:个体与不同历史时代之间的相互角逐,是我观察和创作的来源,关于受限无时不刻地在发生,只是近几年的状况更加具体,给人的感受愈发强烈,而这种强烈所伴随的无力感也一样是沉重的。我无法描述这些事情给到我怎样的思考,因为思考的空间已经被抽空。

“我所不能了解的事”展览现场,2011,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你曾提到,今年的创作核心会尝试朝向自然生态中的个体与城市方向纵深?

张如怡:2011年,在独立项目《我所不能了解的事》中,我以对房间的介入作为载体,探讨了人和室内外空间的关系,也通过外部来反观内部。后来,在《缝隙》、《对面的楼与对面的楼》、《装修:碎石》等项目中,创作的方向已经不局限于房间,它开始蔓延,侧重于人与城市之间,与遥远的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在这次的展览“低声细语”中,又将目光从都市环境逐渐转向自然的生态,在两者之间寻找关联。人工生态系统中的“自然”被非自然的人造之物取代,试图去指涉存在于当代都市空间看似恒定且自我循环的多种人造生态。

 

比如,展览中的《碎屑》,将工业镀锌管内嵌墙体一部分,用水泥粉末填充,再放置团状刺。这里工业水泥充当着对于干涸沙漠想象的模拟,在展示上也回应着放置在背面的空间作品《水渍》,干燥与潮湿就像是沙漠与都市的对比参照。

“对面的楼与对面的楼”展览现场,2016,图片由东画廊及张如怡提供

关于艺术创作,有没有什么内核、表达方式是你一直想要去探索的?

张如怡:如果用一句话简练概括,便是人的处境——这种处境是复杂的,既有都市的,也有自然的,相互穿插,相互作用。在2016年左右,我发现,在我过往的工作方式中有着大量物理性的装修,以及相关的实践,所以,之后我便尝试了一系列“装修”的独立项目。其实,“装修”一词在我看来,它包含多重的语义,除了日常职能上的定义以外,也可以是个体自我的一种装修,这种隐性的“矫正”,更让我充满期待。所以,我对它保持着创作上的热情。这个系列也可以视为关乎人的处境下的某个特写或尝试。

“装修:路边”展览现场,2017,图片由望远镜艺术家工作室提供

“装修:碎石”展览现场,2020,图片由四方当代美术馆及张如怡提供,摄影:刘宁

“装修:用品”展览现场,2017,图片由上海当代艺术馆艺术亭台及张如怡提供




Credits


采访/撰文:许璐

视频制作:梵樹

视频摄影:郑宇翔

视频剪辑:赖星宇

图片摄影:郑宇翔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张如怡 | 隐秘的追问

关注女性艺术的 Kering跃动她影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